国际航标协会(IALA)表明,海上风场的结构可能对船舶的电子探测系统造成干扰,这可能导致船舶在执行《国际海上避碰规则》(COLREGs)时出现困难,增加了碰撞的风险。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南华机电导航警示标识系统利用AIS船舶自动识别技术,在船舶接近风场时第一时间发出视觉和听觉的多维度警示信号,帮助风电场在复杂的海上航运环境中保障长期有效的运维安全。
海上船舶自动识别
导航警示标识系统通过AIS技术实现数字信息物标的发布,并与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(ECDIS)结合,为船舶提供风场的位置信息。
系统能够实时接收风场附近往来船舶的位置、航速和航向等数据,自动识别船舶与风场的相对位置,智能调控航标灯和全向雾笛的有效警示范围,这在任何海上项目的初期建设也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智能视觉警示
助航警示标识系统遵循IALA规范,在风场外围的SPS结构位置提供5海里有效警示范围,在IPS结构位置提供2海里有效警示范围。系统根据环境光、GPS信号和能见度自动调节航标灯的开启时间,实现SPS位置与IPS位置的航标灯能够分别同步闪烁,以保持风场周围航道的良好可见性。
360°全方位听觉警示
助航警示标识系统遵循IALA规范,在风场外围的SPS结构位置提供5海里有效警示范围,在IPS结构位置提供2海里有效警示范围。系统根据环境光、GPS信号和能见度自动调节航标灯的开启时间,实现SPS位置与IPS位置的航标灯能够分别同步闪烁,以保持风场周围航道的良好可见性。
360°全方位听觉警示
海上浓雾中的水蒸气和微小颗粒会使警示灯光的穿透性降低,而声波的穿透性受浓雾影响较少。当能见度低于设定值,且有船舶靠近,雾笛提供360°全方位听觉警示覆盖整座风场,确保无论船舶来自哪个方向,均能在最短时间内接收到警告信息,有效避免碰撞风险。
环境自适应
系统通过精准的自动化检测技术,能够实时监测能见度与周围环境变化,确保在低能见度或恶劣天气条件下,提高有效警示范围,最大限度提升海上航行安全。